文?。 犊谇挥^察》丹貝
導 讀
七月流火。
全球知名口腔器材制造供應商盈緯達(原卡瓦集團)7月2日宣布與蘇州高新區(qū)簽訂投資合作協(xié)議,投資10億元人民幣全面啟動盈緯達中國新智造基地項目。《口腔觀察》注意到,這也是今年截至目前最大的單筆口腔投融資項目。而在此之前,包括芬蘭菲曼特、美國A-dec、 愛齊、日本日進、松風、瑞士士卓曼知名牙科巨頭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,30年來不斷演繹口腔產業(yè)的"跑馬圈地",加速本土化戰(zhàn)略。
01 跨國牙科巨頭: 30年"中國化"實踐
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全球幾大牙科巨頭布局中國,開啟本土化戰(zhàn)略的時間軸。
1994年,芬蘭投資方FIMET?。希?、SITRA、FINNFUND,和上海齒科醫(yī)械廠共同投資組建了上海菲曼特醫(yī)療器械有限公司,并引入F1-A型與F1-E型牙科椅,至此開啟了菲曼特中國牙椅之路。出身于牙科世家,畢業(yè)于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工程系的Timo Janhunen先生,沉淀口腔行業(yè)多年,于1981年創(chuàng)建FIMET?。希俟?。 由Timo?。剩幔睿瑁酰睿澹钕壬鞒衷O計了首臺牙科綜合設備,并將其命名為F1?。疲桑停牛?。1996年時任芬蘭總統(tǒng)--馬爾蒂.阿赫蒂薩里先生和后任總統(tǒng)哈洛寧先生親自為上海菲曼特成立剪彩。2015年投資方變更為芬蘭FIMET?。希俸蜕虾at(yī)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。
兩家歷史悠久的日本齒科巨頭在中國投資也值得稱道。
2023年8月10日,加碼投資3700萬美元的日進齒科材料(昆山)有限公司新工廠在昆山高新區(qū)開工奠基,引發(fā)業(yè)界關注。日進齒科材料(昆山)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昆山高新區(qū)注冊成立,是由日本株式會社日進在昆投資的外商獨資企業(yè)。
2024年4月,日本松風齒科材料項目落戶江蘇常州高新區(qū),這也是這家百年企業(yè)松風株式會社在中國設立的第二家工廠。而此前1996年松風在上海設立代表處,2005年松風成立上海松風齒科材料有限公司,成為日本松風在海外的重要基地。
2009年12月,美國知名的A-dec公司在中國投資設立獨資工廠:愛德(杭州)牙科設備有限公司。注冊資本460萬美元,為臺港澳法人獨資企業(yè)。A-dec公司由Ken和Joan?。粒酰螅簦椋顒?chuàng)立于1964年,是全球知名的牙科設備制造商,也是是美國最大的私有牙科設備制造商,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牙科設備制造公司。公司總部坐落于美國俄勒岡州的紐堡市,占地面積超過20萬平方米,擁有15棟廠房和近6萬平方米的廠區(qū)。
2017年,全球隱形矯正巨頭愛齊科技投資1.4億美元在"中國牙谷"四川資陽投資建廠,生產隱適美定制式矯治器和iTero口腔數字印模儀。2020年9月,資陽全新生產基地占地120畝,建筑面積約3.2萬平方米。愛齊科技成立于1997年,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 ,是全球隱形矯正技術的先驅。
2022年8月29日,投資12億元的士卓曼(上海)醫(yī)療器械有限公司高端種植體產業(yè)化項目在上海莘莊工業(yè)區(qū)舉行開工儀式。這是士卓曼集團第20家工廠,也是士卓曼集團首次在海外買地建廠。士卓曼集團成立于1954年,總部位于瑞士巴塞爾,業(yè)務覆蓋種植外科、修復治療、正畸矯正、數字化產業(yè)以及生物材料。
2025年7月2日,盈緯達(原卡瓦集團)宣布加碼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蘇州落地中國新智造基地項目。盈緯達于2006年在中國設立總部,并于2013年在蘇州設立本土工廠。
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,三十多年來,國際牙科巨頭紛紛進軍中國設立生產基地,并不斷加碼投資,催生了一個產業(yè)的雨后春筍和國產牙科設備的奮起直追,其意義宏闊而深遠。
02 雄心與版圖: 捕捉中國口腔的時代紅利
巨大的中國牙科市場需求,讓每一家國際牙科巨頭在本土化戰(zhàn)略中齊齊入場,奔赴中國口腔的時代紅利盛宴。
三十年的中國市場深耕,菲曼特的生產廠區(qū)不斷擴張,2024年全新上藥醫(yī)械產業(yè)園竣工并驗收、投產。目前菲曼特產品已經覆蓋全國各大學口腔醫(yī)學院附屬口腔醫(yī)院,知名民營口腔醫(yī)院及綜合性三甲醫(yī)院口腔中心,并暢銷全球。
而位于江蘇昆山高新區(qū)的日進齒科成為中國口腔教育模具的知名IP。30年來,在中國口腔材料領域,日進齒科的產品覆蓋了口腔臨床治療和技工所加工的全產品鏈,是國內口腔材料的龍頭企業(yè);在口腔醫(yī)學教育產品領域,目前日進齒科的臨床教學系統(tǒng)、教學實習模型被國內90%以上的口腔醫(yī)學院校所采用,市場占有率第一。2024年日進在昆實現(xiàn)產值2.5億元。
于2024年落戶常州的松風齒科作為松風株式會社在中國設立的第二家工廠,將建成高端齒科材料及醫(yī)療器械生產基地,主要生產齒科填充用復合樹脂、齒科金屬烤瓷瓷粉、玻璃離子水門汀等產品,未來計劃導入更多產品線及生產工藝。為打造長三角牙谷地標注入活力。
而位于資陽中國牙谷的愛齊(隱適美)工廠其產能已覆蓋了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越南等國家的生產訂單,并進一步覆蓋包括韓國在內的亞太市場的生產需求。包括隱適美在內的隱形矯治器年產能突破7200萬片,躍居全球首位。
作為瑞士士卓曼集團在亞洲首個集生產、培訓與創(chuàng)新一體的基地,上海士卓曼工廠于2025年第一季度投產。一期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,達產后年收入將約14億元人民幣?!∝攬箫@示,2024年企業(yè)全年營收折合201億元人民幣。其中,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地區(qū)年增長率達33.3%。該地區(qū)增長受益于中國市場的持續(xù)強勁增長。
據了解,本月加碼投資蘇州的盈緯達中國新智造基地,將首次引入種植體與正畸托槽等高端產線,實現(xiàn)核心產品的本土化生產,打造集采產品核心供應基地,更好服務中國市場。
這些代表性的國際牙科巨頭"淘金"中國的同時,也成為中國口腔醫(yī)療市場的標桿。為中國口腔醫(yī)療市場帶來國際理念、技術、教育和規(guī)則與秩序。
03 集采機遇: 加速高端牙科器械的國產化
加快國產替代進程,從國家政策到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,進口醫(yī)療器械的采購得以進一步規(guī)范,而鼓勵醫(yī)療機構更多采購國產設備(國產設備包括國產品牌和在國內生產的國外品牌),也讓國際牙科巨頭看到開啟本土化戰(zhàn)略的必要性和未來潛力。
近年來,全國各地實施"進口醫(yī)療設備清單制",清單外產品不得進口,而包括醫(yī)院自有資金購買進口產品,也必須從嚴審核。
以2025年第一季度口腔CT設備招投標為例,中標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位的系國產美亞光電,達21.65%。
又以盈緯達為例,這次投資的中國智造基地將新增口腔種植體集采中選品牌諾 ??品N植體生產線,并實現(xiàn)核心產品的首次在中國的生產。
可以樂觀預見,集采政策的全面落實,國產化帶來的高效供應鏈和成本管控優(yōu)勢,讓國際牙科巨頭們投產中國,深耕中國將得到共享中國口腔廣闊市場的機遇。
未來,更多的國際牙科巨頭將在中國生根、開花、結果!
(說明:本文素材及數據、圖片根據所涉品牌官網或媒體公開報道梳理,一并致謝)
注:文章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